任何親密關係的本質是為了照亮自己。
人都是利己的。
為什麼大家都喜歡長得好看的人?
因為長得好看可以給我們提供直接獎賞,讓我們感覺到身心愉悅。
聊一個問題:外表重要嗎?
當然重要。
一方面,無論男女都喜歡年輕、面部對稱,身材好的異性。
這些外部特徵表明了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繁衍能力,所以喜歡好看的外表和健康的身材是我們的本能。
另一方面,好看的外表也從側面反映出這個人的某些特徵,如自律、審美能力和蓬勃的生命力。
事實上,不僅僅是身材好, 五官棒,吸引力還包括一個人的氣質,神情,神態和聲音氣味等綜合魅力。
在生活中,我們注意到的不是某個人的五官細節,而是這個人給我們帶來的愉悅感覺。
很多時候,你並非缺乏魅力,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。
如果你很少在變美這件事花費功夫,那麼只要你想嘗試就會有很大的提升空間。
但是如果你只是在自己的社交圈瘋狂發自己的自拍,就會很容易陷入短則關係。
展示資產也是這樣,如果你展現的形象都是錢,那麼也很容易吸引到以錢為目標的短則關係。
所以我們需要在社交軟體上展現一個全方位立體的你,包括但不限於你的外表,能力,生活熱情,興趣愛好,思想還有社交圈。
外在不是最重要的
長相固然重要,卻遠遠不是吸引力的全部。
心理學中有一個刺激 -價值觀 -角色理論。
一開始,兩個人的吸引力是建立在刺激的基礎上,這個刺激包括相貌談吐資源等顯著特徵。
但隨著關係推進,刺激帶來的吸引力會下降,關係會慢慢進入價值觀階段。這取決於兩個人有沒有相似的三觀和生活習慣。
比如兩個人對社會事件的看法是否一致,有沒有共同的興趣愛好,對家裡的整潔度要求是否相似等等。
再往後,兩個人角色的相似性就會變得更重要,我們會更在意兩個人未來想要定居的城市,兩個人的職業規劃,關於子女的養育問題等等。
外形和金錢的刺激是直觀的,可能會第一時間激發人的欲望,但沒有人可以長期維持消耗性的關係。
最終讓人停留在一段關係中的,常常是接觸過程中獲得良好的互動感受和積極的自我評價,這是深層次的,更長久的吸引力。
就算外表不夠出挑,但如果與我們的相處能讓對方擁有更積極的自我評價從,讓對方與我們積極的感受聯繫在一起,那麼在對方的眼裡,我們也可以成為情人眼裡的“西施”。
如何讓對方感覺舒服:相似性
相似的家庭背景,性格和個人經歷更容易塑造三觀和信念相似的人,這些人也更容易相互產生吸引力。
如何增加相似性?
語言相似性:抓住對方關鍵字延申
對於對方提到很多次的資訊,鼓勵對方說出更多,表達自己也很感興趣,創造共同話題。
比如對方提到自己有一隻寵物狗,你就可以表示自己也喜歡,自己親戚家裡也養了一隻,詢問對方養狗每天都要做什麼,然後延申到對方平時的生活狀態,業餘愛好等。
動作相似性:匹配對方節奏。
如果對方喜歡眼神交流,比如經常直視你,你你不妨大膽回應對方的目光,但如果對方比較拘謹,那你也可以較少眼神交流。
動作相似性:不經意間的肢體接觸。
如果對方某次約會離你更近了,或者是幫你摘下了臉上的東西,那麼你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,在走路時離對方更近一點,或者在不經意間碰碰對方的手臂、臉,來回應對方的推進。
如果我們在嘗試推進的過程中,對方沒有給我們同樣的回饋,比如離對方近了一點, 但對方沒有進一步拉近距離,反而往旁邊移了一下,那麼我們可以就此止步,不要有下一步動作了。